EN
党建工作

“我的奋斗故事”特别策划④ | 科研项目一线,他们用执着和坚守织就时光的诗

作者:
时间:2025-08-06

北自所怀揣梦想的奋斗者,

以强企报国的高远志向为刃,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底色为墨,

与企业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共生共荣,雕琢出不凡篇章。

每一段交织着汗水与成长的奋斗故事,

都是北自所发展历程中最珍贵的注脚。

即日起,《我的奋斗故事》将在前期征集的故事中进行摘选,分期呈现北自所奋斗者群像,厚植“奋斗创造幸福”文化基因,点燃接续前行的精神火种,激发全体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谱写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

此期宣传人物均为曾荣获公司先进工作者和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的先进个人。

一、擎创新之旗,行增效之道——电物理事业部刘曙光

推动团队向“创新高地”转型。2023年夏天,一道紧急的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发布,研究内容与电物理事业部工作十分契合,他主动请缨“揭榜挂帅”,每天带头工作至深夜,在三周的极限时间完成任务,不负众望担负了这份光荣使命。

赋能装备向“增效延寿”升级。为攻克涂层与基材结合力不足的技术难题,他研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带领团队连续数周扎根在实验室,反复进行涂层成分比例优化与工艺调试,最终形成了一套满足全新指标要求的工艺路线。

助力品牌向“科技领航”迈进。作为电物理党支部宣传委员,他始终不忘职责,积极宣传和推广事业部双束业务。从单纯业务交流到党建引领结合,一次次的交流、推广让“共筑双束”党建品牌更加响亮。

二、用巾帼力量做创新担当者与团队贴心人——冶金事业部罗茜

初露锋芒,机械设计显身手。面对复杂的设计任务,她从不畏惧,设计作品不仅结构精巧,而且性能稳定,赢得一致好评。在脱脂线、电解脱脂线等重大项目中,她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重任,面对项目实施中的种种难题,她沉稳应对,高质量制定出解决方案。

创新驱动,青年创意展风采。她积极主动参与公司和集团举办的各类创新创意大赛,申请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发表了数篇核心期刊论文,带领团队多次斩获佳绩。从第一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的一等奖,到后续多次获得的三等奖,每一次获奖都是对她创新精神的肯定。

服务大局,工会活动展担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作为冶金分工会的宣传委员,协同其他委员积极策划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还密切关注青年员工的需求和动向,尽自己所能为青年服务,成为了大家信赖的“知心姐姐”。

三、踏遍现场追进度,深耕细节铸精品——机器人事业部王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他年均出差200余天,穿梭于各个项目之间,最多时1天辗转了3家客户单位、6个项目现场。对安装调试阶段的项目,通过现场每日点检会、进度会抓重点,与客户保持有效沟通。

突破创新,未来可期。在太重项目中,现场施工条件极为恶劣。作为项目经理,要保证30天内完成8条产线安装调试工作,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他深入一线,做好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现场复杂调度的难题,保证了项目如期完成。

干字当头,奋发有为。项目安调期间正值盛夏酷暑,经常满身大汗,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试运行期间正值数九严寒,手和脸经常被冻得通红,白天进行产线试生产,晚上产线优化调试到深夜,保证项目进度按期完成。

四、技术突破、坚守敬畏、团队赋能的三维成长路——北自科技杨骁

知行合一,以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初入职场,他坚持白天扎根车间调试设备、验证算法,晚上研读物流技术文献,仅用三个月完成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蜕变。2020年作为某智能仓储项目控制系统负责人,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化解压力,每次调试都如同精密手术,最终成功将精度提升至±0.3毫米。

淬火成钢,用坚守铸就品质丰碑。年均260天出差量背后,是与设备为伴的日日夜夜。承担首个化纤自动化项目期间,面对客户春节前投产要求,以及陌生工艺流程与繁重任务的双重挑战,他和团队成员裹着军大衣在控制柜旁调试程序,连续73天坚守现场,严格把控项目质量,最终获得外方专家由衷赞许。

授业解惑,以管理赋能团队成长。作为部门技术骨干兼部长助理,他始终将团队建设视为重要职责,总结提炼出“三维成长法”,定期组织技术沙龙搭建知识共享平台。在他的带动下,6名新员工在三年内成长为能独立负责项目的技术骨干。

当晨光掠过他们年轻的面庞,当汗水浸透工装下挺拔的脊梁,这些在科研生产一线冲锋在前的身影,用锐气打破定式,用执着改写不可能。他们带着“初生牛犊”的闯劲,在精密仪器前练出稳如磐石的手;揣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在生产线旁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在一次次勇挑大梁的任务中,他们挥洒青春、贡献智慧,书写与企业共成长的荣光。

京ICP备:05006406号  版权所有: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信诺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