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的规定,向公众进行生产、销售、使用电子帘辐照装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部信息的公开。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生产、销售、使用电子帘辐照装置项目
2、项目性质:扩建
3、建设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4、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教场口1号,单位东侧为人定湖公园,南邻教场口街,西临弘慈巷,北临五路通街。
本项目试验大厅1,其东侧边界外约35m为1号楼,之间为公司内部通道和绿化区;南侧50m之内为8号楼、自行车棚、库房和单位外绿化区等;西侧紧邻试验大厅2,试验大厅2外侧为公司临时库房,约37m为弘慈巷街道,约45m为德胜街道办事处、政务服务中心等;北侧50m内为8号楼附楼研发楼、装配车间和内部通道等。
5、编制依据: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生产、销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6、建设内容:(1)生产: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教场口1号8号楼试验大厅1(一层建筑物,无地下室)北部用于这套DL-150/30-2型电子帘辐照装置生产测试,本套电子帘辐照装置为带有铅自屏蔽设施。根据目前的调试经验,生产调试1台电子帘辐照装置最大出束时间不大于20h(主要验证设备连续出束的稳定性),出束时辐射工作人员均为隔室操作。
(2)使用:本项目带有自屏蔽系统的电子帘辐照装置生产调试满足出厂要求后,待集装箱到位,将电子帘辐照装置整体拆卸并重新安装到集装箱内,再运至用户单位,在用户单位内进行调试等工作,设备的调试最大出束时间都不大于1h,出束时辐射工作人员均为隔室操作。
(3)销售:销售是纯商务行为,主要为销售业务宣传推广与客户关系维护、会议参与、商务洽谈以及合同签订等,本项目只分析公司的销售流程是否合理,安全责任划分是否明确等。
二、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对策和措施
(一)试验大厅1辐射防护措施
(1)试验大厅1(包括防护门)采用实体屏蔽措施,且电子帘辐照装置也带有自屏蔽系统,能够保证大厅周围墙体和防护门外30cm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满足剂量约束要求。
(2)分区管理: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试验大厅1为控制区,控制室为监督区。
(3)警示标志:拟在试验大厅1防护门外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在调试大厅1东北角、西南角处各安装一组红色报警灯,方便操作人员随时看到设备工作状态,并和设备出束关联。
(4)监控系统:试验大厅1西墙南、北侧两处各安装1个摄像头(共2个),用网线将摄像头和操作台上监控显示器连接。
(5)剂量装置:电子帘辐照装置拟新增1套固定式辐射防护剂量报警仪,剂量探头分布在电子帘辐照装置物料入口、出口,两个电子帘辐照装置屏蔽交叉处以及水管、电缆等处,剂量率显示设在在控制室内。拟利用现有的1台X/γ射线辐射防护监测仪,拟新配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用于试验大厅1场所的检测。辐射工作人员进入试验大厅1将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6)电源联锁:电子帘辐照装置使用前须将大厅联锁系统与装置控制系统电源连接。试验大厅1理论上可以容纳多台设备,通过多功能选择开关,选取需要调试的设备后,方可加高压出束,未被选定设备无法加高压出束。
(7)钥匙联锁:联锁箱上设置有4个钥匙开关,在操作人员进入试验大厅时,取下其中一把钥匙设备即不能出束,打开防护门进入大厅工作完毕后,须将钥匙插入大厅内复位开关进行复位,出大厅再插入钥匙到联锁箱上才可以出束。如果没有带钥匙进入大厅,则无法操作大厅内部的连锁开关,即使出来关上门,插在联锁箱复位,依然无法出束。
(8)门机联锁:只有当防护门关闭,设备才能出束;反之,如果照射过程中防护门打开,系统将自动停止出束。
(9)门灯联锁:在试验大厅1门口位置设计工作状态指示灯,并与电子帘辐照装置联锁,设备出束期间,红色工作灯持续显示。
(10)急停开关:试验大厅1内设置的急停开关和联锁装置,其中试验大厅1中东、西、南、北墙上各1个急停开关(共5个),并张贴明显标志,当遇到意外情况,可随时按动急停开关,切断设备高压,停止出束。按下急停后,下次开机前手动方式复位急停按钮,设备才能启动。
(11)清场巡检按钮:试验大厅1内设置2个清场巡检按钮,确定机房内没有人员停留,开门后每次需要按下清场巡检按钮,否则无法进行出束。每打开一次防护门都要进行一次巡检,以确认机房内没有人员停留。
(12)声光报警:装置工作前 10 秒声光报警,如果操作人员误留试验大厅1内,将有机会采取紧急停机措施;装置出束过程中声光报警,防止人员误入试验大厅。
(13)通风系统:试验大厅1内已安装通风换气系统,换气次数不低于6次/h。其中排风口设在西北侧和西南侧,距地约30cm。电子帘辐照装置内拟安装通风换气系统,换气风量不低于3500m3/h。入口风机吸入清洁空气,压入外表包覆防护铅板的入口迷宫,迷宫出口连接扩散风道,空气经扩散风道由低位进入两加速器钛窗中间的扁平区域,向上移动至高位吸收风管内,并再次经外表包覆防护铅板的出口迷宫进入出口风机排出设备防护区。为提高空气流速,尽快排气,入口风机采用正压工作方式,出口风机采用负压工作方式,以确保两加速器之间的工作区域的气流快速流动。并在进/出口迷宫内安装有风压差传感器,当通风路径发生堵塞或泄漏时,进/出口迷宫内风量发生变化,风压差传感器检测到迷宫内外气压差值超过阈值时,控制系统报警并提示人工干预处理。
(二)用户现场电子帘辐照装置辐射防护措施
(1)电子帘辐射装置以及传输装置采用实体屏蔽措施,能够保证装置出口、入口处30cm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满足剂量约束要求。
(2)分区管理: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电子帘辐照装置铅屏蔽内为控制区,紧邻的辐射工作场所区域为监督区。
(3)警示标志:拟在第二集装箱(集装箱对开门)外拟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4)监控系统:第二集装箱两高处对角各装1个摄像头(共2个),做到对第二集装箱内无死角的监控,用网线将摄像头和操作台上监控显示器连接。
(5)剂量装置:电子帘辐照装置拟新增1套固定式辐射防护剂量报警仪,剂量探头分布在电子帘辐照装置物料入口、出口,两个电子帘辐照装置屏蔽交叉处以及水管、电缆等处、第二集装箱处,在控制室内显示剂量率。
(6)钥匙控制装置:为防止非操作人员误操作设备,控制台设计钥匙控制,钥匙由操作人员管理,钥匙拔出,电子帘辐照装置即可断电。
(7)门机联锁:只有当第二集装箱的阀门、维修门、两个电子帘装置到位等(拟安装到位开关),设备才能出束;反之,如果照射过程中防护门打开,系统将自动停止出束。
(8)门灯联锁:拟在第二集装箱外和对接操作门上方各安装一组红色报警灯(声光指示灯),方便操作人员随时看到设备工作状态,并与电子帘联锁,设备出束期间,红色工作灯持续显示。
(9)急停开关:紧急按钮(含复位按钮功能)安装在控制室的操作台上(1个)、两个高压电源控制面板(各1个)、第二集装箱内墙壁(5个),并有明显标志,当遇到意外情况,可随时按动急停开关,切断设备高压,停止出束。按下急停后,下次开机前手动方式复位急停按钮,设备才能启动。
(10)清场巡检按钮:第二集装箱内设置2个清场巡检按钮,确定第二集装箱内没有人员停留,每次铅屏蔽系统打开后需要按下清场巡检按钮,否则无法进行出束。每打开一次防护门都要进行一次巡检,以确认第二集装箱内没有人员停留。
(11)监测仪器:第二集装箱内拟安装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报警仪器,用于监测第二集装箱内的辐射水平并帮助辐射工作人员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拟利用现有的1台X/γ射线辐射防护监测仪,拟新配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用于现场检测。辐射工作人员进入第二集装箱将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12)通风系统:电子帘辐照装置内拟安装通风换气系统,换气风量不低于3500m3/h。入口风机吸入清洁空气,压入外表包覆防护铅板的入口迷宫,迷宫出口连接扩散风道,空气经扩散风道由低位进入两加速器钛窗中间的扁平区域,向上移动至高位吸收风管内,并再次经外表包覆防护铅板的出口迷宫进入出口风机排出设备防护区。为提高空气流速,尽快排气,入口风机采用正压工作方式,出口风机采用负压工作方式,以确保两加速器之间的工作区域的气流快速流动。并在进/出口迷宫内安装有风压差传感器,当通风路径发生堵塞或泄漏时,进/出口迷宫内风量发生变化,风压差传感器检测到迷宫内外气压差值超过阈值时(阈值100Pa),控制系统报警并提示人工干预处置。
(13)本项目的实施,客户方已开展过环评并取得环评批复,场所的建设能够符合辐射安全防护的要求,同时满足环评报告和环评批复的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其他要求:样品洞口设有维护栏杆和防护网。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使用电子帘辐照装置项目理由正当。该项目实施后预计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本项目设备正常运行(生产、使用)情况下,不产生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水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故不存在放射性“三废”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射线装置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所致的剂量均小于剂量约束值,在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和本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其运行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故该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对本项目的总体看法和态度;
2、对本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和建议;
3、对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等。如果您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我们沟通。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发表对工程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联系方式如下:
1、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先生
电话:13811984425
邮箱:13811984425@163.com
2、建设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10-82285651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25年8月12日至2025年8月19日。
七、环评报告全文
全文请扫描二维码查看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
公告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自所)创建于1954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99年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现隶属于国资委监管的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06406号 版权所有: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信诺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