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至28日,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仿生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指导,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自所”)主办,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天府绛溪实验室承办,成都华高场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机器人与仿生国家标准技术研讨与实施推广大会(标准创新发展“巡站”·成都站)在成都成功举办。
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北自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金村;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晓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陈学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袁兰兰;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天府绛溪实验室机器人大脑中心主任陈琦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教授、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研究员、SAC/TC 598副主任委员刘合,北自所副总经理刘新出席仿生学分会场并致辞。来自知名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近300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人形机器人工作组组长、北自所原副总经理黄雪主持。
李金村作为主办方,向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核心载体,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北自所承载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1)和全国仿生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8)秘书处单位重要职责,将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优势,加快组织构建安全规范与数据标准体系,推动技术转化与产业链强化,为产业创新和人机共生提供支撑,助推实现我国自主优势技术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高晓宇指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整合多方资源,依托计量、认证等质量基础设施,加速机器人标准落地,推进国际标准对接和技术产业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陈学华强调,省科技厅将重点攻关机器人关节技术和数据接口标准,带动300余家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链,推动标准与创新链融合,引领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袁兰兰介绍,成都高新区将借助国家级平台推动标准“出海”,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场景应用与链主协同,打造机器人产业国际标杆集群。陈琦表示,鼎桥将在继续推动具身智能与通信技术融合创新,深入参与机器人安全规范等标准制定,以“通信+机器人”双轮驱动智能制造。
会上,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自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智元机器人联合发起了“具身智能机器人通信网络联创倡议”。
大会报告环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聂永丰、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廖承斌、北自所秦修功分别作题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新一代通信技术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与算力研究及标准化探索》《人形机器人标准化思考与探索》的主题报告,从技术趋势、系统架构到标准路径进行了前瞻性分享。北自所吴璇、钟霄、杨秋影分别对《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人形机器人安全要求》《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草案进行了系统解读,北自所孙逊面向全体参会单位公开征集标准提案。《工业机器人动态稳定性试验方法》和《服务机器人信息安全通用要求》两项国家标准的起草组分别进行了标准宣贯与经验分享。
大会同期举办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专题研讨、《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人形机器人安全要求》《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等系列国家标准研讨、《机器人分类》与《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讨,召开了机器人国家标准送审会、仿生学国家标准送审会。
本次大会在四川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有力推动“标准研讨-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协作平台构建,有效促进了机器人及仿生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与产业技术融合。未来,北自所作为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91)和全国仿生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98)秘书处单位,将进一步促进相关产学研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各方携手聚焦标准化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加强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跃迁升级,为机器人与仿生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自所)创建于1954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99年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现隶属于国资委监管的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06406号 版权所有: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信诺诚